首页     教育交流       留学服务     人才工作        汉语推广 Study in China 联系我们
首页 > 德国教育动态 >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评估德国职教体系

发布日期:2010-09-17  浏览数:3255  信息来源:
 
 
今年9月,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发表了对德国职教政策的调查报告。该报告分析了德国职业教育体制拥有的优势以及面临的挑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改善德国职业教育的政策建议。主要内容如下:
一、德国职教体系的优势
德国职业教育的最大强项无疑是它的双元制,以及双元制所代表的基本原则,其中学校学习与企业学习互补的原则,企业通过行会组织参与教学内容和考试大纲的制定、对企业培训实施监控的原则等,确保了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增强了企业承担职业教育的责任感,提高了职教文聘的认可度。在OECD看来,德国职教体制拥有如下优势:
1、社会基础深厚。德国的职业教育拥有深厚的社会基础,享有很高的声誉。德国职教体制在一个宽广的职业领域传授技能,灵活地适应不断变化的劳动力市场的需求。
2、校企合作紧密。德国的双元制职业教育体制特别健全,它将企业学习与学校学习紧密结合起来,为学生顺利过渡到全职的职业生涯做前期准备。
3、社会各界参与。德国的双元制职业教育一个特别大的优势是社会各界如企业及其他社会伙伴高度积极的参与。在联邦、州、地方和企业四个层面建立了监督与反监督机制,这构成了德国职教体系的一大特色。这一特色保证了普遍的教育政策和经济目标不会受到雇主短期需求的影响。
4、经费投入充足。从总体上看,德国职业教育的经费投入良好,公共经费和私人经费相互补充。即使在经济危机期间,德国的职业教育继续获得了强劲的经费支撑,企业培训得到保证。
5、研究体系良好。德国拥有发展良好的、机构化的职教研究体系,建有联邦职业教育研究所和全国性的职教研究中心网络,对职教体系的不同领域进行专门研究,为体系的可持续创新和改革提供支持。
二、德国职教体系面临的挑战
德国职教体系虽然具有许多强项,但在新的形势下它也面临种种挑战,具体表现为:
1、过渡教育亟需协调。德国教育体制中的“就业预备年”或“就业基础教育年”是专门为那些普通中学未能毕业的学生设立的过渡教育期,目的在于使这些无法立即就业的年轻人通过一系列的培训课程获得职业培训资格、获得初中文聘,使他们能进入常规职业培训或获得就业能力。但由于此类过渡教育措施分别由不同机构独立实施,条块分割过于严重,培训内容透明度过低,因此收效甚微。通过此途径进入常规双元制职业培训的学生人数甚少。
2、咨询质量亟待提高。各联邦州的教育咨询、择业咨询差异很大,没有一个独立的主管部门来负责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的信息和咨询服务。
3、新生质量检测无方。某些学生虽已完成义务教育阶段的学习,但未能掌握足够的一般基本能力,然而当前的职教体系既无法测定学生是否存在这些问题,又没有解决这些问题的手段。
4、毕业考试重会轻知。双元职业培训完成后,评定学生成绩的主要手段是行会考试。由于职校的理论课成绩不计入行会考试分数,致使学生容易忽视职校的理论学习,这不仅会影响其扎实掌握应学的能力,也不利于他们今后继续接受高等教育。
5、大学深造问津人少。德国虽然为职校毕业生开启了进入高等院校学习的大门,但迄今为止只有极少数人利用此机会继续深造。
6、人口减少合班并校。德国职业教育面临的另一重大挑战是德国出生率的不断下降。这已经给尤其是德国东部各州造成了严重影响。
三、改善德国职业教育的政策建议
针对德国职教体制面临的挑战,OECD调查报告提出了五大政策性建议:
1、协调过渡教育。每个联邦州应设立一个专门协调过渡教育的委员会,改善不同机构间的协作,使培训内容更加透明。应对各项培训措施进行成本分析,优秀课程应在全国范围内得到推广。
2、改善就业咨询。应对就业咨询体系实行改革,确保咨询质量。就业信息和咨询应由一家国家机关总体负责。从长远看,应考虑对双元制职教体系进行结构改革,方便学生选择职业。
3、严控生源质量。应对所有接受过渡教育或未能获得实科中学或文理高中毕业证书的学生进行阅读、写作和数学能力考试,应对不合格的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补习。职校应更加注重普通教育,开发学生的普通能力。
4、改革考试制度。应规定将学生在职校的成绩计入行会考试成绩单,职校考试应更加注重学生在阅读、写作和数学等方面的能力。从长远看,应将行会考试和职校考试合二为一,采取一种综合评估的方法来增进学校与企业的合作。
5、拓展深造机会。应进一步改善学生进入高等院校学习的接口,消除学生在此过程中遇到的障碍。针对那些希望接受高等教育、但其接受的职业培训内容学术性偏低的人员,应开发适当的咨询、引导和资助措施。应支持常规的高等院校设立双元制的专业和课程、灵活的业余学习机会,方便对已获得能力及职业经验的认可。

驻德使馆教育处

中国驻德国使馆教育处
Abteilung für Bildungswesen der Botschaft der Volksrepublik China in der Bundesrepublik Deutschla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