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教育交流       留学服务     人才工作        汉语推广 Study in China 联系我们
首页 > 最新动态 >

吴恳大使在“中德学术合作的新战略方向——同济大学与德国伙伴高校合作论坛”上的致辞

发布日期:2022-05-27  浏览数:1205  信息来源:中国驻德国使馆
 

 

尊敬的方守恩书记、陈杰校长,

尊敬的贺德满(Heltmann)总领事、西克斯(Sicks)秘书长,

来自德国高教界的各位代表,

同济大学的各位专家学者,

女士们、先生们:

很荣幸出席同济大学与德国学术交流中心共同举办的“中德学术合作的战略方向——同济大学与德国伙伴高校合作论坛”。今天,有来自50余所德国高校和机构的代表线上参会,这充分体现了诸位对中德高等教育合作的关心和信心!在此,我谨代表中国驻德国大使馆向大家致以问候和感谢! 

今年是中德建交50周年,具有承前启后的重要意义。50年来,中德双边关系不断迈上新台阶:从“具有全球责任的伙伴”到“战略伙伴”,再到现在的“全方位战略伙伴”。今天,两国在各领域建立的对话合作机制多达70多个。两国贸易额由建交之初全年不到3亿美元增至2021年的2400多亿欧元,中国已连续6年成为德国全球最大贸易伙伴。德国也是对华出口和投资规模最大的欧洲国家,今天在华投资的德国企业已超过5000余家。随着两国经济交融和世界局势演变,中德的利益交集不断扩大,共同语言不断增加,两国人民之间的交流与友谊不断紧密,中德关系展现了充足的活力、耐力和潜力。

其实,中德文明对话的历史,远远不止50年。早在1477年,《马可·波罗游记》在德国出版,中国形象第一次展现在德国人民面前。德国伟大的文学家和诗人歌德在与中国文学的接触中创作出组诗《中德四季晨昏吟咏》(Chinesisch – Deutsche Jahres- und Tageszeiten),抒发他对东方古国的憧憬,而他也被尊称为“魏玛的孔夫子”。伴随着西学东渐,德国文化同样对中国产生了深刻而持久的影响。尤其作为19世纪以来世界教育与研究高地,德国学术对现代中国的思想发展、制度建构均有不可忽视的重要意义。1907年蔡元培先生以学术救国为志远赴德国,归国后,他秉承洪堡理念对北京大学进行改造,对中国现代高等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今天,高等教育合作更是中德两国紧密关系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在德国,中国学生学者数量超过5万,其中硕士、博士研究生占比超过60%,中国学者也是洪堡学者的最大群体之一。在中国,德国留学生数超过8千,其中近十分之一为奖学金生。中德高校共同实施有1300多个合作项目,特别是跨境办学成为两国合作的新增长点,目前德国高校已在华建有60多个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两国青年一代对对方语言和文化的兴趣更加浓厚,中国已有150余所高校开设德语专业,德国也有超过3万人学习中文。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中德学术人员的实体交流虽然被按下暂停键,但两国高校继续以灵活多样的方式保持沟通,开展了包括在线课程、在线学术会议等多种形式的务实合作,基于“互利共赢”的中德高教合作展现出了强劲韧性和巨大潜力。

女士们,先生们!

同济大学与众多德国高校的合作成为以人文交流推动构筑中德关系牢固桥梁的最佳实践之一。中德学部、中德学院和中德工程学院等项目开创了中德合作的多个“第一”,被誉为中德合作的“灯塔项目”,多次被列入两国政府间合作文件。在座的数十所同济伙伴高校代表正是对这一杰出合作关系的最好例证。

当前,新冠疫情、气候变化、地缘政治等给全人类带来的挑战和危机接踵而至。中德高校应肩负起更多责任,通过紧密的交流,共同应对挑战,为这个世界培养更多具有全球视野和开放包容心态的跨文化高层次人才。期待双方进一步创新合作方式,共同构建更多专业性合作网络,聚焦各自强势专业学科,开展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合作,为寻求全球性问题的解决方案贡献“中德高校的共同智慧”。

1697年,莱布尼茨曾在《中国近事》(Novissima Sinica)一书中写到:“全人类最伟大的文化和最发达的文明仿佛今天汇集在我们大陆的两端,即汇集在欧洲和位于地球另一端的中国。我相信,这是命运的特殊安排。”今天,中德两国的务实合作源自两个伟大文明的交流与对话。这一对话关系不仅有着悠久的历史,更有着充满无限潜力的未来。习近平主席在5月9日与朔尔茨总理的视频会谈中强调指出,中方发展中德关系的初衷不变,同德方加强合作的真诚愿望不变,对中德共同办成更多有意义大事的信心不变。中方愿同德方一道,继续牢牢把握合作对话、互利共赢的主基调,确保双边关系行稳致远,为增进两国人民福祉、推动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发挥积极作用,共同努力使双边关系迈入更加光明的下一个五十年!

最后,祝贺同济大学建校115周年!祝愿本次论坛取得圆满成功!

谢谢大家!


驻德使馆教育处

中国驻德国使馆教育处
Abteilung für Bildungswesen der Botschaft der Volksrepublik China in der Bundesrepublik Deutschland